新聞中心
當前位置:首頁 -> 新聞資訊 -> 新聞中心
抗擊非洲豬瘟,我們在行動!
發表日期:2019-02-25 11:51:29      瀏覽:1765

一、前言

非洲豬瘟(ASF)病由非洲豬瘟病毒(ASFV)引起,ASFV感染家豬、疣豬和南非野豬。該病通過健康和患病動物之間的直接接觸,或通過受感染的飼料間接接觸,以及通過生物載體(軟蜱)進行傳播。有特急性、急性、亞急性和慢性的發病形式,其中,急性疾病潛伏期短,大約3-7天,伴隨高燒(可達42°C),并在5-10天內死亡。由于豬感染的病毒毒力的不同,死亡率從0%到100%不等,任何地區或國家暴發疫情時,都對當地的生豬養殖業及相關行業造成破壞性影響,但是,目前還沒有證實ASF有感染人的風險。

非洲豬瘟與豬瘟的其他出血性疾病的癥狀和病變都很相似,其亞急性型和慢性型在生產現場實際上難以區別的,因而必須用實驗室診斷方法才能鑒別。包括以病原學為基礎的病毒分離-血細胞吸附試驗、直接免疫熒光法、普通PCR和熒光定量PCR及雙抗體夾心ELISA測定ASFV抗原,以及以血清學為基礎的間接ELISA測定ASF特異性抗體、免疫印跡和間接免疫熒光測抗體等方法。而常規PCR或實時熒光定量PCR核酸檢測技術,是目前用于檢測非洲豬瘟最有效的檢測方法,具有檢測靈敏度高、特異性好等優點。而,對于樣品的前處理以及洲豬瘟病毒核酸的提取是至關重要的前提。



二、檢測標準

本實驗方案的引用標準主要有:非洲豬瘟診斷技術 GB/T 18648-2002。

在所有方法其中最受關注的是PCR法,PCR已成功應用于豬樣品(血液、器官、肉制品等)和蜱中ASFV基因組的檢測。ASFV為DNA病毒,核酸穩定性高,所有經過驗證的PCR技術均可以在活體豬臨床癥狀出現前實現檢測。PCR是可以代替病毒分離鑒定的一種靈敏、特異、快速ASFV 檢測技術。同時,相比于抗原檢測技術,如酶聯免疫吸附試驗(ELISA),PCR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。PCR技術本身還分為成本較低的普通PCR電泳法和速度更快的實時熒光PCR法(qPCR)。

在《陸生動物診斷試驗和疫苗手冊》(2016年)中推薦使用的常規和實時熒光PCR得到了長期的充分驗證,是常規診斷的重要工具。引物和探針多以VP72編碼區域作為靶基因設計,同樣可檢測的編碼病毒結構蛋白基因還有p54、K205R等,基因越穩定、在宿主體內復制轉錄越早則越適合作為PCR靶基因。

在檢測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規范。樣品檢測前,要在生物安全柜中對樣品進行處理和滅活,每批樣品檢測結束后,要對檢測過程中產生的廢物、廢液等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,對相關儀器、工作臺面、環境進行嚴格消毒。檢測任務完成后,要對所有剩余樣品進行高溫高壓處理,做好樣品銷毀記錄,不得留樣。


三、主要檢測設備(便捷式實時熒光定量PCR儀)產品詳細資料網站:http://www.molarray.com/product_show.aspx?id=15


久久青青草原国产毛片|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久久久久|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乱码|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